吉林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吉林小说网 > 北朝争雄 > 第15章 天雷地火

第15章 天雷地火

随着怀荒步兵大阵左右两翼分离,一个宽约三百步的巨大缺口赫然洞开。

乙居伐一时不明其意,但当他的目光穿过缺口望向南方时,眼前景象令他惊愕不已——

是牛!密密麻麻、数不清的牛,正蓄势待发!

这正是乐起受智源和尚启发,从史书中寻得的“故智”。

战国时期,乐毅伐齐,齐国仅剩即墨、莒城未下。齐将田单用离间计使燕国换掉乐毅后,正是凭借“火牛阵”大破围城燕军,最终光复齐国。历史长河的积淀便在于此,翻阅典籍,总能找到可资借鉴的经验或教训。

乐起也知道,历史上使用火牛计不成反受其害的例子数不胜数,但,绝不是今天!

其一,用此计策得牛数量多。这几日他帮着智源和尚分配牲畜,由于耕牛属于农业和战争的重要物资,故而大多数耕牛都还没有分配下去而是集中在都督府掌握之中。

其二,火牛计必须出其不意。

历史上东施效颦的人使用此计,被早有准备的敌军一阵箭雨反倒把火牛赶回来的例子可不少。

但是在今日的战场,虽说库莫奚人早有准备,而且是在堂堂正在的正面冲击对决之中,也依然有足够的隐蔽性。

原因很简单,库莫奚人猬集在鸳鸯水南三角地带中,而此地水流既然是自南向北,就说明了地形是北低南高,而且此处并没有山丘,库莫奚人的视线都被步兵大阵给挡住了。

其三,火牛的背后得有足够的刺激,避免牛群掉头。

对此乐起也早有准备,牛群后他亲自带领怀荒的少年骑马驱赶,每人持一长矛,但凡有哪只牛停下脚步,身后的少年就会刺它屁股,逼迫它们继续向前冲。

其四,其实和第三点差不多,也就是不能仅仅靠火牛。

火牛破开敌军阵型后必须紧跟着冲锋的兵力进去陷阵肉搏。除了驱赶牛群的少年,乐起则带领怀荒镇剩下的几乎所有骑兵和披甲步卒紧跟在牛群之后。而乐举和徐颖分别率领的左右两翼也会在火牛阵发动后不顾一切地冲锋。

这些黄牛平日里在草原上吃草产奶,虽然它们不象南方的水牛一样体型庞大或是拥有粗壮坚硬的牛角,如今却被赋予了拯救整个怀荒的重任。

牛群的毛色各异,大多数色如黄金,往日驯服的眼神采也似乎感受到大战的氛围而狂躁不安。

这些黄牛的牛角并不大,没法在上面绑在尖刀。乐起只好将怀荒镇所有的军旗揭下来挂在牛角之上,仿佛给牛群披上五彩的外衣。每头牛身上绑有长矛,矛尖反射着初升的月光更显肃杀令人胆寒。而牛尾则被绑上浸透了油脂的芦苇。

“点火!赶牛!”

乐起一声令下,士兵们同时点燃了牛尾上的芦苇。

刹那间,火焰腾起。

灼痛与惊恐瞬间刺激了牛群,它们发出凄厉的嘶鸣,发疯般向着前方狂奔而去。一千多头牛汇聚成一股无可阻挡的洪流,沉重的蹄踏令大地为之震颤。

火牛们瞪着通红的眼睛,鼻孔中喷出粗气,嘴里发出愤怒的咆哮,有的牛背上的军旗也被牛尾的芦苇火炬所点燃,整头牛仿佛披上了火焰的铠甲。

它们以排山倒海之势与对冲而来的库莫奚中军相撞。

“继续冲,冲,不要停!”

库莫奚的中军虽然有乙居伐亲自坐镇,但都不是阿会部直属的骑士。混乱之中乙居伐难以命令骑士们做出最正确也最残酷的选择——

利用高速的马匹和人数的优势狠狠与牛群对撞,用前排骑士的牺牲为后排打出信道。

各部落的骑士们,面对发疯冲来的火牛群,本能地勒马向两翼躲避。

然而,正面战场的空间早已被压缩到极限。

鸳鸯水与怀荒东河自西南、东南向北交汇,越往北,战场越显狭窄。

库莫奚人庞大的兵力优势,此刻反而成了致命的累赘:向东是河岸,会被挤压;向西是己方主力中军和正在包抄的右翼,人马更为密集!

受惊的战马本能地横转避让,却正好将柔软的侧腹暴露给牛背上突刺的长矛。

先是疯牛背上的长矛狠狠捅穿战马最柔软的腹部,然后紧随其后的牛头牛身挟着巨大的惯性狠狠撞上,将骑士连人带马一同撞翻在地。

落日已沉,昏暗暮色中,前排倒毙的人马成为后排骑士的噩梦。收束不及的战马接连被绊倒,迅速堆积成新的障碍物。

“乡邻兄弟们!我等被困多日,已是绝境,岂能坐等他人救援,寒了城中兄弟的心?随我贺赖跋弥——渡河!渡河!”

贺赖悦的怒吼穿透河面。

纵然隔着一条河,看不清南岸战况,但那震耳欲聋的喊杀声,如同重锤擂鼓,狠狠敲击在贺赖悦和残部的心头。

连日被困的憋闷与愧疚,此刻化为决死的勇气。

贺赖悦反手将盾牌背在身后,双手高举长槊,当先蹚入齐腰深的冰冷河水。身后,负责监视的库莫奚生力军见状,立即催马放箭,箭矢如雨点般射向渡河者的后背。

不断有人中箭,惨叫着沉入水中,血花在河面晕开。贺赖悦无暇他顾,咬紧牙关奋力前行。刚踏上南岸,便惊喜地发现当面敌军阵脚已乱,竟无人沿河布防。

“敌军已乱!随我杀!”他转身取弓搭箭,箭无虚发,接连射落数名逼近的追骑。

贺赖悦的呼喊如同重鼓,激励着身后幸存的怀荒义军。他们纷纷怒吼着,不顾一切地蹚过河水。此时库莫奚的追兵愈发逼近,箭矢如雨点般落下,河面上溅起一片片夹杂着鲜血的红色水花。

贺赖悦身边的一名年轻乡邻,刚要踏上河岸,便被一支利箭射中大腿,整个人向前扑倒在水中。贺赖悦见状,一把拉起他,将他的手臂搭在自己肩上,半拖半拽着继续前行。

“撑住,兄弟,我们马上就能杀出去!”贺赖悦咬着牙说道。

上岸后,他们发现前方敌军已彻底陷入混乱。贺赖悦无暇多想,率领着这群疲惫但斗志昂扬的乡邻,如猛虎般冲入敌阵。

他手中的长槊舞得密不透风,每一次挥舞都带起一片血雾,或刺或挑,将靠近的敌人纷纷击退。

然而库莫奚人也并非不堪一击,他们很快反应过来开始组织起有效的抵抗。

一名身材魁悟的库莫奚骑士,骑着一匹高头大马,挥舞着弯刀,径直朝着贺赖悦冲来。大刀带着呼呼风声,势大力沉地劈下。

贺赖悦侧身一闪,长槊顺势刺向对方马腹。那将领反应极快,一提缰绳,马高高跃起,避开了这一击,紧接着反手一刀横斩过来。

贺赖悦连忙用长槊抵挡。“铛”的一声巨响,震得他手臂发麻。

贺赖悦佯装败退,引得那骑士追来,然后突然转身,以一个极低的姿势滑步向前,手中长槊狠狠刺向对方的战马。那骑士躲避不及,战马被长槊刺中,一个跟跄。贺赖悦趁机跃起,丢槊拔刀砍向对方咽喉,结果了对手。

-----------------

“俟斤,快走吧。”

乙居伐身边的亲信拉着他的马就往北边走:

“魏人都疯了,他们不管后头包抄的骑兵,全都跟上来了!再不走河北的魏兵也要渡河来把咱们都堵在这里!”

乙居伐又急又气,反手一扯就将缰绳扯回到自己手里:

“咱们人多马多,跑什么跑!等左右翼包抄的从后头赶来,前后夹击他们!”

可年轻的乌豆伐远不如父亲那么自信:

“父亲!那就先往旁边避一避吧,咱们何苦在此处停下马同他们硬拼。”

乙居伐一听反而更气,反手又是一鞭子打在儿子身上,“你这个不识教的蠢货!算了,你们先带着乌豆伐往后面走,我亲自会会他们!”

乙居伐神色激动,刚欲催马,一声霹雳般的怒吼在不远处炸响!

定睛一看,乙居伐心头一凛——怀荒军已杀到近前!

只见乐举在前,身着铸铁兜鍪裲裆铠步行而来,手持黑槊,连翻带躲避开倒下的黄牛和人马,全然不避流矢,呐喊着朝乙居伐冲去,长槊如龙横扫还刺,猝不及防之下接连几人被他捅穿胸膛——

库莫奚人里披甲的不是首领便是精兵,目标实在过于明显。

屈突陵紧跟在后,长刀背在身后,一边奔跑一边左右开弓,每射一箭便喊杀一声,每一杀声就能带走一个库莫奚勇士的性命。

而乐起则因为刚刚在战场上摔了一跤反而落在了大哥乐举的身后,只好当起了屈突陵的卫兵,每每有乐举漏过的、靠近屈突陵的库莫奚勇士便由他来解决。

区区三人,竟然有千军辟易的气势。

“快拦住他们!”乙居伐无暇他顾,厉声呼唤本部亲信上前。

一名亲信策马冲向乐举,马蹄却踏中一具尸体,战马失蹄,将骑士猛地甩飞出去。

乐举趁机抢上几步,依托遍地人马尸体与敌周旋,身后又有屈突陵精准的冷箭掩护,竟接连毙杀数骑。

“那人必是头领,谁杀了他谁就是头功!”

乐举见时机已到,翻过尸体再次向着乙居伐突击。

又奋力刺穿两人,乐举距离那身披醒目甲胄的乙居伐已不足二十步。

只需几个呼吸,乙居伐的胸膛便将被乐举的长槊贯穿,或是被屈突陵的重箭射穿!

“杀啊!别以为我老了!”

乙居伐终于爆发出应有的气势,平举大纛向前冲去。

自接替父亲担任俟斤已有近十五年,除了开头几年还会亲自带兵冲锋与诸部争抢草场和牛羊。后面这几年,尤其是柔然人和魏人都快速内乱或衰弱后,他已经很久没有亲自和敌人拼杀了。

然而,此时的乐举却喘起了粗气,横持的长槊也随着劳累的骼膊一起颤斗,一路拼杀而来气力已经接近极限,更何况本就有旧伤在身尚未痊愈。

身后的乐起刚用盾牌撞翻两名骑兵,也拄盾喘息,与兄长拉开了距离。另一侧的屈突陵正欲搭上一支重箭,弓弦却“嘣”地一声,应声而断。

转瞬间三人似乎就陷入绝境!

乐举望着占据整个视野、直冲而来的高大战马,咬紧牙关,将长槊尾端奋力斜插地面,试图以槊杆硬撼这雷霆万钧的冲击。

恰在此时,一道惨白的电光撕裂昏暗的天幕,紧接着,震耳欲聋的炸雷当空劈落。

仿佛被地面惨烈的厮杀所激,老天降下了夏至后的第一场雷雨。

电光之中乐举终于看清楚了来者的面容:

这人有着典型的草原式的圆盘大脸、脸颊松弛的横肉被紧咬着的牙关扯出几道深谷般的褶皱,被雨水打湿胡子仍留有精心打理的痕迹。

乐举直觉是这不象草原上常见的精瘦勇士,倒更象一个塞内中原的鲜卑官人。

不过这一切都不重要了,来者战马溅起的雨水裹挟起狂风,带着浓浓的血腥味直扑他的面门,难道今日居然要倒在此处?

又一声炸雷紧随电闪而来,仿佛在众人眼前耳边迸裂,逼得所有人不由得闭上眼睛。

数息之后,乐举勉强睁开眼。预想中长槊崩断、身体被大纛洞穿的剧痛并未传来。

“他逃了!”

身后传来屈突陵的惊喝。乐举急回头望去,只见那库莫奚首领依旧平举大纛,竟在刚才与他错身而过,正朝着乱军中的一处空隙亡命冲去。

原来在那声炸雷响起的瞬间,乙居伐胯下的战马本能地偏头避开了乐举斜插在地的槊尖,两骑交错,仅隔半个马身。

要是换做十年前,乙居伐一定会当即丢开手中的长兵,拔出腰间的弯刀将眼前敌人的脑袋送上天。

如果是在五年前,乙居伐则会顺势将大纛往后斜刺,捅穿对方的后背。

可这是现在,多年身为俟斤的尊荣和享受已经锈钝了他的关节,长久的安稳与和平也消磨了他年轻时拼命的血气,所以他选择了最聪明的做法。

就用草原牧子们最惯常的战术吧!

先冲出去,冲出这片被两条河流和众多人马拥挤践踏的土地,在河流的东边、更宽阔的草原上重新集结族人,用骑射飞驰的箭矢决出胜负。

“俟斤逃走了!”

夏日的倾盆大雨模糊了视线,但这声充满惊惶的库莫奚语呼喊,却穿透隆隆雷声和哗哗雨幕,清淅地刺入每个人的耳中。

“俟斤逃了,你们还不快逃!”

乐起第一个反应过来,立刻用标准的奚语厉声高喊。

周围残存的库莫奚骑兵闻声攻势顿时一滞。

而身后的陷阵步兵也一同发声呐喊:“俟斤逃了!”

他们则用的是鲜卑语,好在库莫奚本就是宇文鲜卑之别种,两族虽已分离二百多年,但是彼此的语言尚可以互通。

乙居伐身边的阿会部亲兵本就不多,部分已护送乌豆伐后撤。剩下的几名披甲者,都是其馀四部头人,见状再无战意,纷纷招呼本部人马向北渡河逃窜。

前有火牛破阵,后有怀荒军猛攻,侧翼又有贺赖悦残部渡河杀来,失去统一指挥的库莫奚中军终于彻底崩溃,四散奔逃。

随着中军溃散,正在包抄怀荒军后路的库莫奚骑兵也失去了目标,开始向东西两侧仓皇逃逸。

此时夜色深沉如墨,又逢朔日,月光黯淡,天地间唯有电闪雷鸣与瓢泼大雨。

对于怀荒人来说,今夜的大胜激发了他们无穷的信心。脚下正是他们的父辈祖辈呕心沥血开垦出来的阡陌,这里的每一道土陇都认识他们。

而对于库莫奚人,黑夜乱战、地形不熟、头领或死或逃,这小小的三角地带竟然成为了他们殉身之地,就算有趁乱逃到河边的,埋葬在了突涨的河水中——

夏日惯常的东南风,将燕山群岭的暴雨裹挟而来。

平日温顺的怀荒东河与鸳鸯水,此刻终于裹挟着上游奔涌而下的山洪,咆哮着为库莫奚人的败局钉上了最后一颗钉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