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峰揉着酸胀的太阳穴,目光有些呆滞地从《阵法总纲》那密密麻麻、如同天书般的篆文上移开。整整一天,他几乎耗尽了所有的心神,才勉强将这本不算太厚的总纲“啃”完。不是字多,而是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仿佛蕴含着千钧重量,需要他反复咀嚼、揣摩,才能理解其表层含义,至于深层的奥义,更是如同雾里看花。
“阵者,拘灵束气,演化周天,以有限之域,纳无穷之变……”
开篇第一句,就让他沉思了半个时辰。“拘灵束气”,看似简单,但如何“拘”?如何“束”?这涉及对天地间无处不在的“灵气”或更广泛的“能量”的感知与操控。 “演化周天”,更是玄奥,指的是模拟宇宙运转的规律吗?还是指阵法内部自成一方小天地,遵循独特的规则?而“以有限之域,纳无穷之变”,这简直就是对能量利用效率的极致追求,与他之前琢磨的“在航天器表面叠加阵法”的思路,隐隐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在有限的物理空间内,实现尽可能多的功能变化。
他回想起破解混元一气阵的经历。那时他凭借对土属性的亲和,取巧地从地脉能量印记入手,逆向推导。当时更多是凭借一种直觉和本能,但现在对照《阵法总纲》,他忽然明白了自己那种方法的理论依据——他绕开了阵法展现出的“无穷之变”(混乱能量场),直接触及了其相对稳定和本质的“有限之域”(地脉根基与能量回路根基),从而简化了问题。
“原来如此……”张峰喃喃自语,眼中闪过一丝明悟,“破阵,未必需要完全理解其‘无穷之变’,只要能洞察其‘有限之域’的本质结构,找到关键节点,就能以点破面。我那‘打印图纸’、‘解线头’的法子,虽然取巧,但本质上,就是绕开了复杂的表象,直指构成这‘有限之域’的能量骨架!”
这个发现让他精神一振,仿佛在黑暗的迷宫中找到了一线光亮。他对阵法之道的理解,不再局限于天璇子口述的“定己、定气、定方位”,而是开始有了自己的、基于实践的认知框架。
带着这份初步的明悟,他拿起了那本《五行元气论》。这本书,更是让他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五行者,金、木、水、火、土,并非五种具体物质,而是五种流动的、相互转化的能量状态与特性。金主肃杀、收敛;木主生发、条达;水主润下、寒凉;火主炎上、温热;土主稼穑、承载……”
书中对五行本质的描述,与他融合三颗灵珠后的切身感受高度契合。他体内的土灵珠本源,赋予他的是那种厚重、稳固、承载万物的感知力;金灵珠则带来一种内敛的锋锐与结构感;水灵珠则是流动、渗透、滋养与信息传递。
当他读到“五行相生相克,循环不息,构成物质与能量世界的基本运转模式”时,他脑海中瞬间浮现出混元一气阵中,那些不同属性能量流巧妙交织、避让、转化的景象!
“我明白了!”他几乎要拍案叫绝,“那阵法中的能量回路,之所以能层层叠加而不互相冲突,正是巧妙地运用了五行生克的原理!比如,火属性的阵纹与水属性的阵纹并非直接对冲,而是在即将接触的节点,通过嵌入一丝土属性或金属性的转化符纹,将狂暴的火能部分转化为土能(火生土),或者利用金能引导水势(金生水),从而避免了直接冲突,实现了能量的平稳流转与功能叠加!”
这让他对“阵法叠加”有了更具体的构想。“如果我要在一块金属板上同时实现‘防御冲击’和‘抗高温’两种阵法,或许不能简单地将两个独立的防御阵和抗火阵画上去。而是需要设计一种复合阵纹,其中以金属性为主体(承载与结构),嵌入土属性符纹增强抗击打(土克水,引申为稳定、抵抗外部动能),同时巧妙布置水属性或特殊的吸热、导能符纹来应对高温(水克火,或者能量转化),让它们在整个能量回路中形成相生相克的动态平衡,而不是彼此孤立甚至互相干扰。”
这个想法让他兴奋不已,仿佛看到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在眼前打开。阵法不再是孤立的、神秘的图案,而是一种精密的、符合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的“能量工程学”!
接着,他又翻阅了《周天星象初解》。这本书虽然只是入门,却将他的视野从地面拉升到了浩瀚星空。
“观星定轨,借天之力……星辰运转,自有其律,引星力入阵,可增其威,定其性……”
看着那些描绘日月星辰运行轨迹、星宿分野的图谱,张峰脑中灵光不断闪烁。“航天器……它本身就是在按照天体运行的规律在宇宙中航行啊!如果能在其表面刻画引动特定星辰之力的阵法,比如借助北斗七星的力量增强定向稳定性,或者借助太阳真火的力量强化能量吸收与转化效率……这不就完美契合了航天器在宇宙环境中的需求吗?”
他甚至想到了更深远的方向:“宇宙中充满了各种辐射、粒子流、引力场……这些,是否也可以视为某种特殊的‘星辰之力’或‘周天能量’?如果能用阵法加以引导、利用或防御,那岂不是……”
这些来自古老典籍的智慧,与他来自现代科技的思维碰撞出了激烈的火花。他不再觉得这些书枯燥乏味,反而如同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贪婪地吸收着其中的养分,并不断与自己的经历、与对那块神秘板子的猜想相互印证。
正是这种强烈的求知欲和联想能力,推动着他去尝试那冒险的“水属性复印法”。当他成功地将《五行元气论》的内容烙印入识海时,他不仅是在记忆知识,更是在实践他对“水”之特性——“渗透”、“承载信息”、“无孔不入”的理解与应用。他将水属性的柔和、浸润之力,化作了信息传递的桥梁,这本身就是对《五行元气论》的一种创造性运用。
然而,乐极生悲。他专注于知识的海洋,却忽略了水属性力量那“润下”、“渗透”的特性,会对这些珍贵的实体书籍造成怎样的影响。当他发现指尖触碰的《周天星象初解》变得湿润时,那瞬间的惊慌,不仅仅是因为闯祸,更是因为他立刻意识到了问题的根源——他对力量的控制,还远未达到精细入微的程度,理论与实践之间,还存在巨大的鸿沟。
但张峰毕竟是张峰,短暂的慌乱后,机智立刻占据了上风。
“万象阁漏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