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吉林小说网 > 重生2013:超级科技帝国 > 第292章 万事开头难,先迈出第一步

第292章 万事开头难,先迈出第一步

第292章 万事开头难,先迈出第一步

这些企业主们仿佛跟炸开了锅,刚刚还对劳动型人形机器人展现出的无限憧憬与震撼,此刻被这突如其来的“正策预防针”打个措手不及。

梁伟明早就预料到这些企业主、工厂老板会有此反应。

他面色沉稳,双手虚压,示意大家安静。

众人也纷纷停止了碎碎念,目光一致的看向梁伟明。

“各位请稍安勿躁,我理解大家的震惊和不解。这项正策并非临时起意,这是市里,乃至更高层面,经过深思熟虑,为了应对生产力巨变带来的社会冲击,所必须采取的引导和缓冲措施。”

“新的生产力变革在即,必然重塑旧有的分配体系。”梁伟明环视众人,语气逐渐严肃:“想想看,如果这样的机器人大规模普及,它取代的不是一个两个岗位,而是成千上万的流水线工人、餐厅服务员、仓储管理员————”

“这些岗位背后的工人,他们的收入、他们的消费能力、他们背后家庭的稳定,将何去何从?”

“如果大量人口因机器人失业而失去收入来源,导致社会购买力急剧萎缩,请问,各位生产出来的产品,提供的服务,又要卖给谁?企业最终的利润,又从何而来?”

梁伟明的这番话是字字珠玑,一语深切要害,无法反驳,让在场的这些激动的企业主稍微冷静了些,但脸上的困惑依然浓重。

这时,梁伟明的目光瞅了眼陆安。

后者用眼神示意你再说两句,我等等再发言。

双方显然在一周前的面谈已经对好了口径,接下来应该是陆安接过话茬。

梁伟明不解,但也迅速临机应变,继续跟这些企业主们讲话。

陆安这会儿正低着头操作着手里的智能机,他在询问灵曦根据在场的几家企业情况,准备一份对照数据。

过了一阵子,灵曦把对照数据提供出来,陆安阅览了一遍后,心中有数了。

把手机放回兜里,关注会上的情况。

随着梁伟明的讲话告一段落,陆安很好的接过了话头,环视众人说道:“梁书记的话,是从宏观和社会稳定的角度给作为企业家的我们提了个醒。”

“我想从各位最关心的企业微观经营层面和绝对利润的角度,给大家伙算几笔帐。”陆安的声音清淅而有力,随后偏头凑瞅了眼与会的张总、李董。

“那就以张总的电子加工厂和李董的连锁餐饮店为例,用具体的数字来对比“”

与会的众人,纷纷看向了陆安。

“假设张总的工厂,一个标准流水线岗位,目前雇佣一名技术工人,月薪+奖金+餐补等约8000块钱,企业承担社保公积金按比例估算就定4000块钱好了。”。”

“现在,我们替换为机器人再算一算。”

“采购成本15万块钱,根据正策要求的机器人社保、专项附加税等因子,我们同样按照12000元元计算,但这笔钱,80即9600元作为机器人专项附加税上缴,用于社会再分配和转型支持。”

众人跟着陆安的话盘算着,换句话说,企业每月为机器人实际支出“类薪酬”现金部分,可以视为2400元,因为9600元是税费性质,不能一概而论。

此外,机器人无需宿舍、无需管理精力、无需应对劳资纠纷,几乎杜绝因人为失误而导致的废品和物料损耗。

陆安再次看向张总:“张总,你觉得,单看月度现金支出,12000元对2400元,哪个成本更高?”

“这个当然是12000元高——”张总下意识地回答,但他马上反驳,“不对,我还有15万的采购成本啊!”

“没错,有初始投资。”陆安点点头,“那我们算一下投资回收期。每月节省的直接现金成本是12000减去2400机器人预留,等于9600元每个月。”。”

陆安顿了顿,然后强调道:“这意味着,仅仅一年半之后,你在这个岗位上每个月的直接现金成本就从12000元永久性地降低,后面就是纯粹的利润贡献,而且,这台机器的设计使用寿命是20年左右。”

其他与会的企业主开始响起窃窃私语,显然,这个简单的算术开始触动他们了。

“这部分纯粹的利润,你难道要全吃了吗?”

陆安环视众人如是说道:“那我就要复述梁书记先前讲的话了,大量人口因机器人失业而失去收入来源,导致社会购买力急剧萎缩,生产出来的产品,提供的服务卖给谁?企业最终的利润又从何而来?产能过剩到最后不都得反噬企业?如何促进良性循环?”

这话在场的企业主们确实无言反驳,新的生产力巨变了,分配模式不跟着变,哪有这样的好事?也不可能维持得住,形势和大势都会倒逼你去跟着匹配新的生产力。

陆安接着说道:“这只是第一层面,更重要的是效率和质量。”。”

“机器人无疲劳、无情绪波动、动作精度高。诸位方才也看到了装配演示,这将直接带来废品率的大幅下降,和产品一致性的显著提升,减少售后成本,提升品牌口碑。”

“还有管理成本,管理1000个工人和管理1000个机器人,所需的管理层级、

精力、处理纠纷的成本,天差地别。”

说到这里的陆安再次扭头看向张总:“假设你一个工人月产能1000件合格品,单位人工成本是12元。使用机器人后,同等单位时间产出至少2500件,且废品率减半,有效产出更高。”

“分摊后的单位人工”成本会降到多少呢?可能低于3元,这意味着你的单个产品成本大幅下降,在市场定价上就拥有了更强的竞争力。”

张总沉默不语,但眼神深处开始发光,手指无意识地在膝盖上划拉着,显然也在盘算着。

与此同时,陆安转头看向做连锁餐厅的李董,“李董,对于你来说,还有更重要的价值。”

李董好奇道:“此话怎讲?”

陆安淡定道:“餐厅生意有淡旺季,有午市晚市高峰,雇佣固定员工,淡季时人力闲置是成本浪费,高峰时人手不足则损失客源和口碑,机器人可以随时增减上岗数量,或者通过租贷模式按需使用。”

“未来一定会出现机器人派遣中介机构的,通过租贷模式,按时计费什么的,你还可以轻资产运营。周末多雇佣一些机器人,平时少几个,这种灵活性是无价的,它让你的企业成本结构变得极其健康。”

“你的连锁餐厅,口味和服务标准化是生命线,机器人厨师、服务员,能保证每一家分店、每一道菜、每一次服务都高度一致,极大提升客尸体验和品牌价值。”

“而且,当你开拓新店时,不再受限于找不到合适厨师和服务员的困扰,扩张速度可以大大加快。”

“这背后的机会收益,可是远超那点机器人工资”的啊。”

陆安喝了杯水,然后继续道:“而且让7x24小时运营成为了可能,如果市场有须求,你的餐厅完全可以实现低成本的全天候运营,开辟新的营收增长点,这是人类员工很难实现的。”

李董摸着下巴,陷入了沉思。

不得不说,陆安确实说中了他的行业痛点。

想到的是节假日人手短缺时顾客的抱怨,新店开业时员工培训的麻烦,还有不同分店菜品口味细微差异带来的差评等。

陆安不再理会李董,他环视在场的企业主们。

“人口结构变化,年轻人不愿进工厂做重复劳动已是大趋势,等这一代工人打不动工了怎么办?未来的用工荒”只会加剧,而不是缓解,这是各行业都要面临的客观问题,未来预期就搁这摆着的了。”

“而提前布局机器人,毫无疑问是规避无人可用的战略性选择。”

“与员工相关的劳动仲裁、工伤事故等,不仅带来直接经济损失,更耗费管理者大量心力,机器人几乎杜绝了此类风险。”

陆安说的这些也都是客观事实,在场的企业主们心里也有笔帐。

元界智控把人形机器人做到这种先进程度,机器人对比人工的优势确实盖不住。

月度现金成本,机器人显著更低;投资回收期,机器人长期成本优势巨大;

有效工作时间和工作效率,机器人呈现碾压级优势。

质量与一致性、管理成本、灵活性与可扩展性等等一系列维度与人工对比,机器人依然是极具优势,甚至是碾压级。

末了,陆安环视众人,他的声音再次回荡在一众企业主的耳朵里。

“诸位,表面上看,正策要求给机器人交社保”、发工资”似乎增加了企业负担。但是,通过我刚才的详尽拆解,我想诸位应该是认可的客观事实吧?”

“我们可以看到,这并没有改变机器人替代人工所能带来的巨大成本优势和生产效率提升的本质。”

“给机器人发的工资”也就是机器人转向附加税”,可以理解为是我们为企业享受技术红利、避免潜在社会风险所支付的一份社会责任保险”和未来市场保费”。”

“它确保了被替代劳动力人口的基本生活和社会稳定,也就保住了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未来的消费者市场。”

“扣除这笔税费后,企业依然能通过机器人获得远超人工的绝对利润增长,以及更低的单位产品成本,从而在市场上获得更强的竞争力。”

“这笔帐,无论是从短期回收期,还是从长期战略发展来看,都是绝对划算的!”

陆安环视着这些企业主们,他们的眼神开始目光灼灼,开始闪铄精光。

事实上,对于给机器人“交社保”、“发工资”这种操作,会不会给企业带来负担,那些企业主们心里门儿清。

现在也许还不确定,但回头算一算那就一目了然了。

而陆安都不用等他们回去盘算,现场直接给他们把帐摆到明面上来算了一算。

“是选择守着不断上涨、且充满不确定性的人力成本,眼看着竞争力被侵蚀?还是选择拥抱变革,支付一笔明确的、可控的转型成本”,换取未来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成本优势、效率优势和竞争力优势?”

“各位都是成功的企业家,我在这里不谈什么大格局、大情怀、大理想,仅从企业本身效益的层面考虑,如何决择,我想答案应该已经很清淅了。”

陆安的话音落下,与会的企业主们持续了较长时间的沉默。

末了,张总第一个缓缓地鼓起了掌。

“陆总,您的这笔帐,算得透彻啊!是我刚才目光短浅了!只看到了要交钱,没看到后面能赚回来更多!”

他脸上的疑虑和困惑早已被一种壑然开朗和兴奋所取代,不知道是演的,还是真情流露。

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现在表现出来的态度。

李董也似是长舒一口气,微笑着说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么一算,这机器人工资”交得值,哈哈!它买来的是效率,是稳定,是扩大经营规模的可能性。这确实比单纯用人工,能让企业产生更多的效益!”

其他企业家也纷纷反应过来,议论的风向彻底变了。

从之前的质疑,变成了热烈讨论如何在自己的企业里规划引入机器人,如何调整生产线和业务流程以适应机器人协作,如何计算具体的投资回报率————

梁伟明看着这一幕,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这场生产力的革命,以及先行示范的重大任务,搞定了这些本地各行业的龙头企业,在嘉宁市算是扫清了迈出第一步的认知障碍。

至于机器人普及上岗大量平替人工,其所带来的大众焦虑与不安,那是迈出第一步之后的要处理的事情。

万事开头难,先迈出第一步,再谈解决第一步之后要面临的问题。

这些嘉宁市的企业主们回去之后,没有大肆声张,但各自都利用信息差的优势快速展开布局。

首先就是出奇一致的停止了对外招工,并且开始积极准劳动型人形机器人平替人工事宜,他们已经先一步得知嘉宁市先行示范是势在必行了。

马上就要到3月份开俩会,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有关方面会就此事发布一系列重大举措。

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上边经过多次调研、论证和决策。

一套应对机器人普及释放生产力的大浪潮、构建新型社会安全保障的“嘉宁方案”将会正式面向全社会公布。

这一系列措施,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又一连串巨石,激起的浪涛绝对是要远超之前的产品发布。

1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